2015年2月20日 星期五

古人學外語

有楚大夫於此,欲其子之齊語也,則使齊人傅諸?使楚人傅諸?
使齊人傅諸。
一齊人傅之,眾楚人咻之,雖日撻而求其齊也,不可得矣。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年,雖日撻而求其楚,亦不可得矣。

這幾乎是華語世界最早的語言習得文獻,相信各位在國中課本裡都見過。這段話告訴我們兩件事:第一是兩千多年前人們就相信外籍老師比較威,二是孟子認為學生上語言課不如到當地住,原因是上課同學會在那邊,干擾老師,降低學習效果。兩千年後我們仍在討論語言課要不要上,怎麼上,在哪上,跟誰上;不過本篇不談語言學習/習得,談談古人怎麼學語言的。

漢語長期以來都是強勢語言,基本上小孩不太需要學外語,但我們知道魏晉南北朝的一些小孩像現在一樣要學外語、才藝,很是忙碌:

我有一兒,年已十七,顏曉書疏,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,稍欲通解,以此伏事公卿,無不寵愛,亦要事也。

當年學鮮卑語彈琵琶,就像現在小孩學英語彈鋼琴一樣,華人熱衷讓小孩學才藝的傳統,淵遠流長,凡千餘年。筆者小時候回家過年,表弟從幼稚園學了幾句英語,除夕就應要求在親戚朋友面前講個幾句,哈囉古覽的趴,哈囉古覽的媽,表示有學過;學鋼琴者,也要湊合一下彈個兩小節,以此伏事長輩,獲得眾人之無不寵愛,南北朝離現在多久了,這文化完全沒變。

就像學英語可以上好大學,獲得升遷,當年會鮮卑語好處也不少:

如某人能通鮮卑語,兼宣傳號令,當煩劇之任,大見賞重。賜妻韋氏,既士人子女,又兼色貌,時人榮之。
學好外語,升官發財娶正妹,眾人羨之。

又某人解胡言,為西域大使,得胡獅子獻,以功得河東守。
會外語可以考公職,領外交人員加給,多麼風光。

或是也可以像安祿山一樣在國際商場當口譯,<新唐書>稱其:忮忍多智,善億測人情,通六蕃語,為互市郎

當然,培育領袖人才,語言訓練也是不可少的。
<養吉齋叢錄>記載清朝皇室小孩的語言課程:我朝家法,皇子、皇孫六歲,即就外傅讀書。寅刻至書房,先習滿洲、蒙古文畢,然後習漢書。

學語言也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:
<章嘉傳>記載,班禪六世進京祝壽時,乾隆秀了一下他學習多年的藏語,讓班禪大吃一驚。
"陛下也懂藏語?"
"略懂,略懂。"

那古時候外國人是怎麼學中文的?
元末明初,韓國人編了一本中文口語會話書,叫做<老乞大>。乞大者,契丹也,意思就是中國。老就是老李老王的那個老,所以老乞大可解為<老中>。

這本<和老中學中文>的會話教材用韓語諺文標音,記載了一些當時的漢語口語,目前被拿來作為漢語音韻詞彙的研究題材,但其實它內容本身也滿有趣的:

<重刊老乞大卷一>
你是朝鮮人,又有什麼空閒把漢語學的相當好呢?
我原來跟漢人讀書,因此會一點漢語。
你跟誰讀書的?
我在漢學堂裡讀書的。
你讀的是那類書呢?
我讀的是論語、孟子、小學的書。
<中略> 
你學這漢文,是你自願學嗎?或是你的父母叫你學呢?
是我們的父母叫我學的啊!
<中略>
你們眾生員內多少漢人,多少朝鮮人?
漢人朝鮮人正好各一半。
那裡面也有頑劣的嗎?
為什麼沒有頑劣的呢?雖然為首的生員將那頑劣的稟告師傅責打,可是並不知道害怕。這裡頭漢人小孩的習性很壞,似乎還是朝鮮的小孩馴良些。

"似乎還是朝鮮的小孩馴良些。"
可能這套書熱銷(或是改朝換代必須學新的),後來還出了<清語老乞大><蒙語老乞大>,讓韓國人學另外兩種當時東亞重要的語言。


當然,有課本就有單字書,這是十八世紀日本的<唐話篡要>,收錄了一些官話常用詞。



從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歸納出幾點結論:
一是古代書明顯字大,讀者不易近視,沒幾個字就一頁,讀起來很有成就感。
二是古時的學習方式事實上很單純,就是念句子和單字而已,真不知道當時韓國人學完這套教材能夠講多少中文。

如今的語言教學多半以文法教授為主,不知是受到我國英語教育奇異恩典的影響,還是文法有個法字的關係,許多人把文法當作天條,神聖不可侵犯,遇到要用語言的時候反而想太多,講不出半句。或許我們該學學古人,用最簡單的方法學語言,說不定還比較好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